42歲英國凱特王妃患癌一事引發全球關注。癌症不再是高齡疾病,近年年輕患者增多。英國有研究發現,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士更容易在50歲之前患上癌症。有醫生指出,癌症常見症狀有10種,其中包括咳嗽、發燒等一般感冒症狀。
50歲以下患癌人數增80% 3大因素致年輕患癌
根據一項由中國浙江大學醫學院和蘇格蘭愛丁堡大學進行的研究,早發性癌症患者人數由182萬飆升至326萬,升幅增近80%;死亡率也增至106萬人,上升30%,反映癌症年輕化問題越趨嚴重。其中,有3大因素令發病率大增。
1990年後出生更早患癌? 7大習慣增風險
1990年後出生的人士癌症發病年齡更早?哈佛醫學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曾發表研究,探討早發性癌症是否一種新出現的全球流行病,研究結果在2022年9月6日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自然評估臨牀腫瘤學》(Nature Reviews Clinical Oncology)。
根據一項來自44個國家的研究數據(以2002年至2012年期間癌症發生率的年齡作分析),年輕癌症患者一般定義為50歲以下的人士。當他們被診斷出癌症,即屬於「早發性癌症」;50歲或以上的成年人被確診患癌,即屬於「晚發性癌症」。
有證據表明,在全球多個地區,50歲以下的成年人罹患各種器官的癌症(包括乳腺癌、大腸癌、子宮內膜癌、食道癌、肝外膽管癌、膽囊癌、頭頸癌、腎癌、肝癌、骨髓癌/多發性骨髓腫瘤、胰臟癌、前列腺癌)機率一直在上升。
研究指出,在1990年以後出生的人比1970年出生的人更有可能出現「早發性癌症」。若提高對「早發性癌症」流行的認識,改善年輕時的生活習慣,有助減輕早發性癌症和晚期癌症的負擔。
醫生教自測癌症10大症狀 便秘發燒也是警號
年輕人如何可以及早發現癌症先兆?重症科醫生黃軒在其Facebook專頁發文指,50歲之前罹患癌症個案急升,代表年輕人比起前幾代人更容易受癌症影響。他指出,當身體出現以下10種症狀時,就有可能是患癌的初期,要多加提防。
癌症10大警號
1. 無痛腫塊或腫脹
- 當你觀察到身體某部位出現不尋常的腫塊,且該腫塊逐漸增大。
2. 持續發燒或持續咳嗽
- 應格外留意咳嗽時伴隨著帶血絲的情況。
- 儘管這可能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但如果發燒持續不退,尤其是夜間出汗,這可能是血癌或淋巴系統癌症的徵兆。如果咳嗽持續超過3個星期,建議盡快求醫。
3. 排便習慣的變化
- 排便習慣的改善包括:便秘、腹瀉,或發現糞便中有血液或顏色異常(黑色、灰白或紅色)。
4. 排尿困難
- 例如頻尿、尿急或排尿時感到疼痛,甚至尿量逐漸減少等情況。
5. 無故出血
- 包括陰道出血、排便時或排尿時出血,或者咳嗽時有出血。
6. 不明原因的體重下降
- 若體重在未改變飲食或運動習慣下突然減輕超過5公斤,可能為早期癌症徵兆。
7. 持續疲勞感
- 如果持續感到極度疲勞,甚至影響日常生活也要小心。
- 即使休息充足,仍感到持續極度疲勞,可能是罹患癌症的症狀之一。
8. 皮膚變化
- 身體皮膚上出現新的痣或原有痣的大小、形狀或顏色出現變化,因為新出現的痣、痣的形狀、大小或顏色的變化,皮膚發紅、發黃、發癢或脫皮等,都可能是皮膚癌的警示。
9. 持續的疼痛
- 如果存在持續的疼痛但找不到原因,則需要進一步檢查。特別是當疼痛的位置和強度逐漸增加,且無法找到其他原因時,應當警惕可能是癌症的跡象。
10. 消化系統問題
- 例如長期的胃灼熱、消化不良或嚴重腹瀉,以及食慾逐漸減退、體重持續下降,這些都可能是癌症的早期表現。
重症科黃軒醫生表示,出現以上症狀並非代表一定罹患癌症,但若注意到症狀持續存在或有惡化趨勢,建議盡快向醫護人員求助。定期進行身體檢查和篩查也是檢測早期癌症的重要方法。
黃醫生提醒,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減低癌症風險,包括適當運動、均衡飲食、避免吸煙和限制酒精攝取量等。(星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