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分界线——–
——–广告分界线——–
2025年加拿大联邦大选已进入关键的冲刺阶段,留给我们思考和做决定的时间已经不多。面对各种纷杂的信息和报道,我们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帮助大家理清思路,做出理性选择。
选人,还是选党?
加中关系的走向关乎本地绝大多数华人的切身利益,是华人社区高度关注的议题。然而,无论是联邦保守党的党章还是联邦自由党的党领在对华立场上日趋强硬,言辞激烈。近期有媒体报道,保守党已将“反华”写入党章,华人候选人必须严格符合新党章标准,而自由党党领也公开表示,中国是加拿大最大的安全隐患。
我们必须正视一个现实——来自中国大陆的技术移民或投资移民,大多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受益者,是中国社会的精英。他们为加拿大带来了专业技术、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源,为加拿大的经济发展和多元文化做出了突出贡献。而任何一个国家的社会精英,必然会与本国政府打交道,有来往。如果仅因与中国有联系,就被视为潜在威胁而遭受排斥,那将严重打压华人在加拿大的生存空间,使我们不仅失去参政权与话语权,甚至人身和财产安全也将面临风险。这与我们当初选择移民加拿大、追求自由和平等的初衷背道而驰。
正因如此,加拿大华人保守党协会(CCCA)于4月16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呼吁华人理性思考、慎重投票、积极参与,把宝贵的一票投给真正代表自己利益的候选人,而不是盲目投向某一政党。
选人,应以何为标准?
若抛开党派之争,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衡量候选人是否值得支持:
- 是否愿意为华人社区发声,捍卫华人利益;
- 是否积极参与华人社区事务,如义工、捐赠、筹款等公益活动;
- 是否将华人声音有效传递至各级政府;
- 是否致力于改善加中关系,而不是一味恶化两国交往。
在本次大选中,第一个就加中关系公开发声的是列治文山自由党候选人马万里(Majid Jowhari),作为加拿大—中国立法协会共同主席,他在声明中重申对华人社区的长期支持。他指出,在全球局势动荡、贸易政策不确定的背景下,加强与中国等主要贸易伙伴的合作,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过去十年,马万里持续在本地、联邦及国际层面为华人发声,积极推动反对亚裔仇恨言行。他多次访问中国,盛赞中国历史与现代发展的融合,并强调通过外交手段深化加中合作,对实现和平共荣至关重要。他表示:“我是Majid Jowhari,我愿意、也能够成为华人社区的有力声音。”
推荐候选人名单(供参考):
1、马万里(Majid Jowhari),前国会议员,Richmond Hill选区
2、源植勉 (Peter Yuen), 前多伦多副警察总长,Markham-Unionville选区
3、陈圣源(Shaun Chan),前国会议员,Scarborough North选区
4、叶嘉丽(Jean Yip),前国会议员,Scarborough-Agincourt选区
5、Maggie Chi, 李振光前助理,Don Valley North选区
积极投票,展现力量
全加华人联会(安大略区)于4月28日发布加拿大选举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华人选民的投票率在全国各族裔中排名倒数第二,且华人比例越高的选区,投票率越低。
在西方民主制度下,投票率直接影响一个族群在政治上的话语权。2015年联邦大选后,Environic Research 的调查指出,穆斯林族群的投票率高达79%,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华人对投票的冷淡态度,只有10%左右,大大削弱了我们本已有限的政治影响力。
为了提升华人群体的凝聚力与影响力,我们必须站出来,积极参与选举,用选票表达诉求,选出真正代表我们利益的候选人。投票不仅是权利,更是我们在加拿大立足和发展的基础。
——–广告分界线——–
——–广告分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