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中华寺啟建《大方广佛华严经》法会通啟

加拿大中華寺謹訂於四月十三日至五月五日每日上午九點至下午四點,舉行《大方廣佛華嚴經》八十卷法會。《華嚴經》是釋迦牟尼佛成道之後,在禪定中為上乘菩薩開示無盡法界時所宣講的經典,是佛教最完整世界觀的介紹,是大乘佛教修學最重要的經典之一。

《華嚴經》有三大重點:佛之果德及其剎土、菩薩行、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 其中菩薩行所占篇幅甚為龐大,並有「菩薩五十二階位」之說,乃菩薩的修 行德目,是通向佛果的必需歷程。 自從《本生經》頌揚了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等故事以來,菩薩難行能行、 難忍能忍的精神形成典範,乃大乘佛法的核心思想。

《華嚴經》主要講三個內容:第一是講毗盧遮那佛依正莊嚴境界;第二是闡明了如何從凡夫到成佛的果位,需要圓滿哪些行願;第三部分以善財童子南遊,一生參學修行,入普賢三昧,證入毗盧性海。
以弘揚華嚴經為主的華嚴宗亦主張此經以「因果緣起、理實法界」為宗(因果緣起必無自性,無自性故即理實法界。 法界理實必無定性,無定性故即成因果緣起),說菩薩以菩提心為因而修諸行,頓入佛地的因果,顯示心性含攝無量、緣起無盡、時空行願等相涉相入、無礙無盡的理境,及佛果地遼闊無礙、莊嚴無比的勝境。
所以「華嚴經講的就是成佛的境界與方法」,一生一定要念誦最少一次華嚴經。

華嚴經的內容概述:
七處九會
八十華嚴有三十九品、七處九會之說。七處包括地上三處、天宮四處:
1、菩提場
佛在摩竭陀國、阿蘭若法菩提場(今印度菩提伽耶),毗盧遮那佛放齒光、眉間光加被普賢菩薩入毗盧藏身三昧,說出了毗盧遮那佛成佛的果德、依正莊嚴。
2、普光明殿
此地在菩提樹東南三里尼連禪河曲內,是龍種族人為佛所造的。這會由文殊師利菩薩為會主,世尊放兩足輪光,主要闡明十信、四聖諦。

3、忉利天宮
世尊放兩足指光,法慧菩薩為會主,入無量方便三昧,說十住法門。
4、夜摩天宮
如來放兩足趺光,功德林菩薩為會主,入菩薩善思惟三昧,說十行法門。
5、兜率天宮
如來放兩膝輪光,金剛幢為會主,入菩薩智光三昧,宣說十迴向法門。
6、他化自在天
如來放眉間毫光,以金剛藏菩薩為會主,入菩薩大智慧光明三昧,受解脫月等菩薩三請而演說十地法門。

中华寺住持照续法师

7、普光明殿
如來放眉間光、口光,如來為會主,入剎那際三昧,說等覺、妙覺法門。
8、普光明殿
由普賢菩薩為會主,入華嚴三昧,說二千行門。
9、逝多林會
逝多林在拘薩羅國舍衛城,譯為祗陀。《金剛經》、《佛說阿彌陀經》中稱為祗樹給孤獨園,是佛陀成道由祗陀太子和孤獨長者須達多供養的第一個說法堂。此會是整部《華嚴經》再一次濃縮,如來放眉間白毫光,如來善友為說法的會主,入師子頻申三昧,答諸菩薩心念,這是講述善財童子五十三參故事的入法界品。

五週因果
《華嚴經》分四個部分解釋了五週因果:
所信因果,在第一會所講,名盧舍那佛之果德及其為普莊嚴童子時之因行,即修行者所信佛之因果。
差別因果,在第二會至第六會所講,明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五十階位差別之因,第七會佛不思議法品、十身相海品、隨好光明品明差別之果,此即差別因果。
平等因果,第七會普賢行品明平等之因,如來出現品名平等之果,故稱平等因果。
成行因果,在第八會離世間品中說,初說五十階位,後說八相成道,因行成果行,故曰成行因果。
證入因果,第九會入法界品所說,先明佛已經自在證入之果,後明善財童子證入法界之因,因此稱為證入因果。

四分結構
整部華嚴七處九會、三十九品分成信、解、行、證四個部分:
一、信分,即初會所信因果周;
二、解分,即第二至第六會差別因果周及第七會平等因果周;
三、行分,即第八會成行因果周;
四,證分,即第九會證入因果周。

菩薩道地
大乘菩薩行者從初發菩提心到修行圓滿成佛的階位,《華嚴經》中列出五十二個等級,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覺。
十信有:1.信心、2.念心、3.精進心、4.慧心、5.定心、6.不退心、7.護法心、8.迴向心、9.戒心、10.願心。
十住有:1.發心住、2.治地住、3.修行住、4.生貴住、5.方便具足住、6.正心住、7.不退住、8.童真住、9.法王子住、10.灌頂住。

十行有:1.歡喜行、2.饒益行、3.無瞋恚行、4.無盡行、5.離癡亂行、6.善現行、7.無著行、8.尊重行、9.善法行、10.真實行。
十迴向有:1.救護一切眾生離眾生相迴向、2.不壞迴向、3.等一切佛迴向、4.至一切處迴向、5.無盡功德藏迴向、6.隨順平等善根迴向、7.隨順等觀一切眾生迴向、8.真如相迴向、9.無縛無著解脫心迴向、10.法界無量迴向。
十地有:1.歡喜地、2.離垢地、3.發光地、4.焰慧地、5.難勝地、6.現前地、7.遠行地、8.不動地、9.善慧地、10.法雲地。

五十三參
《華嚴經》的內容又可用境、行、果三字來概括:
「境」指毗盧遮那佛所居重重無盡的華藏世界;
「行」,以善財童子為例,說明修華嚴者要為獲取菩提而努力修證;
「果」指菩薩修行者根據努力程度而達到的「十地」位次。
《入法界品》記載了善財童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後,為得知「菩薩云何學菩薩行,云何修菩薩道」,從莊嚴幢沙羅林出發次第南逰,參訪了五十三位善知識的故事。

這五十三位善知識是:
德雲比丘;2.海雲比丘;3.善住比丘;4.彌伽長者;5.解脫長者;6.海幢比丘;7.休捨優婆夷;8.毗目瞿沙仙人;9.勝熱婆羅門;10.慈行童女;11.善見比丘;12.自在主童子;13.具足優婆夷;14.明智居士;15.寶髻長者;16.普眼長者;17.無厭足王;18.大光王;19.不動優婆夷;20.遍行外道;21.鬻香長者;22.婆施羅船師;23.無上勝長者;24.獅子頻申比丘尼;25.婆須蜜多女;26.鞞瑟胝羅居士;27.觀自在菩薩;28.正趣菩薩;29.大天神;30.安住地神;31.婆珊婆演底夜神;32.普德淨光夜神;33.喜目觀察眾生夜神;34.普救眾生妙德夜神;35.寂靜音海夜神;36.守護一切城夜神;37.開敷一切樹華夜神;38.大願精進力救護一切眾生夜神;39.妙德圓滿夜神;40.瞿波釋種女;41.摩耶佛母;42.天主光天女;43.遍友童子師;44.善知眾藝菩薩字智童子;45.賢勝優婆夷;46.堅固解脫長者;47.妙月長者;48.無勝軍長者;49.最寂靜婆羅門;50.德生童子;51.彌勒菩薩摩訶薩;52.文殊師利菩薩摩訶薩;53.普賢菩薩摩訶薩。

參訪五十三位善知識後,善財童子終於修行圓滿,「得普賢菩薩諸行願海,與普賢等,與諸佛等,一身充滿一切世界剎等,行等,正覺等,神通等,法輪等,辯才等,言辭等,音聲等,力無畏等,佛所住等,大慈悲等,不可思議解脫自在悉皆同等。」

華嚴三昧
甚深禪定名稱,明一真法界、無盡緣起之理,修六度四攝、莊嚴佛果之行,只有普賢菩薩大行,可入正覺華嚴三昧。
《華嚴經》第十二品賢首菩薩偈曰:
嚴淨不可思議剎,
供養一切諸如來;
放大光明無有邊,
度脫眾生亦無限;
智慧自在不思議,
說法言辭無有礙;
施戒忍進及禪定,
智慧方便神通等;
如是一切皆自在,
以佛華嚴三昧力。
《無量壽經》詩句為證:
得佛華嚴三昧,
宣暢一切經典。
淨影在《無量壽經疏》中說:
如華嚴說,
彼一三昧統攝法界,
一切佛法悉入其中。
願華嚴菩薩之光芒遍照法界,一切有情心得清涼諸事吉祥,南無華嚴海會佛菩薩。

恭迎十方檀越,隨喜參加,虔誠誦讀大乘經典,積聚福慧資糧;研討義理,增長智慧,發大乘心;伏望與諸善信同登華藏玄門,共入毗盧性海,乘此最上因緣而直至佛地,同圓種智。

時間:四月十三日至五月五日
每日上午9:00至16:00

《大方廣佛華嚴經》漢語拼音版
https://yuandao-world.org/2020/04/14/%e5%a4%a7%e6%96%b9%e5%bb%a3%e4%bd%9b%e8%8f%af%e5%9a%b4%e7%b6%93-%e6%bc%a2%e8%aa%9e%e6%8b%bc%e9%9f%b3%e7%89%88%e9%9b%bb%e5%ad%90%e6%aa%94%e4%b8%8b%e8%bc%89/

《共修課本》
http://www.amtb.tw/pdf/kesong.pdf

華嚴經參考資料:
起梵腔白
https://youtu.be/-gvgfMCbf8Q?si=bnKkI7X2-TFroAjP

華嚴字母 (一合)
https://youtu.be/YEg0awE-wqc?si=2pd_ZELMl1Smc9Vp

華嚴字母 (二合)
https://youtu.be/6Y9SPSvm5uk?si=ifW4Duro5KcdFI3N

華嚴字母 (三合)
https://youtu.be/BhYtMW2EkB0?si=shsmZJIhrzVjoX4g

賢度法師華嚴著作集
https://hsiendu.dila.edu.tw/interface.php?book=17

地點:
1.加拿大中華寺
2.中華寺網路視訊空中道場
加入 Zoom 會議
https://zoom.us/j/7678961118?pwd=TnpmZEJ2eU9UTlBXdjd6b014dnovUT09
會議 ID:767 896 1118
密碼:296038

中華寺地址:313 Main St.North Markham
電話:905-201-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