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史到国史:多伦多抗战八十周年纪念活动凝聚华人记忆

伴随着低沉悠远的“熄灯号”,一段尘封的历史被缓缓唤醒,沉思与敬意在会场悄然升腾。7月5日,由世界反法西斯暨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系列活动组委会与加拿大华人同乡会联合总会联合主办的“历史回顾研讨会与抗战历史图片展”在大多伦多地区旺市隆重举行。

熄灯号象征着战争的远去,同时也向所有在战争中牺牲的生命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列治文山市市议员崔冰辉、马来西亚驻多伦多荣誉总领事Henry Lee、前联邦国会议员梁中心,以及来自大多地区的抗战将领后代、学者代表和近70家华人社团负责人等约200人出席,共同见证这场穿越时空的历史回响。

此次纪念活动以主题演讲和图片展览两大板块呈现,通过一段段讲述、一帧帧图像,追忆抗战岁月中的血火与牺牲,缅怀为国捐躯的英烈精神,凝聚海内外华人珍爱和平、铭记历史的情感共识。

**嘉宾致辞:缅怀历史 共筑和平愿景

组委会共同主席王体在致辞中指出,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不分党派、地域,众志成城,奋勇抗敌,海外华人华侨亦倾尽全力支援祖国抗战。今天的纪念,是为了守护真相、维护和平、开创未来。

另一位共同主席刘熹特别提到,本次活动除了得到了本地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外,来自温哥华的桑宜川先生,特意将《川军出川》图片展带到了多伦多,让后人一叶知秋,对亚洲主战场有更直观的了解。

中国驻多伦多总领事罗伟东在致辞中表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今天的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庄严承诺。80年后的今天希望大家能弘扬抗战精神,拉紧精诚团结的精神纽带,焕发自强不息的前进动力,同心共创祖国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联邦参议员胡元豹发来了视频致辞,回顾了二战期间华人踊跃参军履行责任的难忘故事,也回顾了加军在二战期间为保卫香港所做出的牺牲。他指出很多加拿大人对二战期间亚洲战场知之甚少,这样的活动对大家了解历史很有帮助。

远在新加坡的前联邦参议员胡子修发来贺信,感谢主办方从策划、组织到宣传,凝聚了无数热忱与智慧,展现了华人社区对和平的珍视与对历史的尊重。

**主题演讲:家国故事中的抗战历史

在主题演讲环节,加拿大香港保卫战退伍军人协会的Jonathon Reid先生、前公民法官萧美珍(Nancy Siew)、朱德外孙女刘丽、抗日将领后代韩进雯、梁中心和学者桑宜川等,分别就《加军香港保卫战》、《全球华人华侨支持抗战》、《妈妈在德国集中营的日子》、《抗战中的西北军》、《中国抗日远征军》、《川军出川》等专题,结合家史和研究成果,为观众搭建了一条通往抗战的信息高速公路,以贴近抗日英雄的角度来重温那段残酷的历史。

Jonathon Reid先生的父亲曾经是香港保卫战加军的一员,他从父亲的回忆录中了解了当年加军在香港做出的牺牲,从而决定继承父辈的事业,服务于加拿大香港保卫战退伍军人协会,目的就是让这段历史能永远不被忘记。

萧美珍讲述了二战时期海外华侨群体如何以各种方式支援祖国抗战的历史图景。这段历史体现了全球华人血脉相连、共赴国难的民族情怀,也为今天的华人社群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刘丽则通过回忆其母亲少年时代在苏联被德军关进集中营的悲惨故事,揭露了战争的残酷和纳粹分子的暴虐。

韩多峰将军之女韩进雯回忆了父亲在抗战期间英勇指挥,联合友军,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寇的嚣张气焰。

梁中心是黄埔的后代。抗战期间,他父亲曾经服务空军与日机斗智斗勇。

桑宜川则对《川军出川》展品如数家珍,这次把这么多珍贵的图片从西海岸带到多伦多,就是希望后人不忘川军出川抗日的壮举,铭记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不惧牺牲的英勇身姿,把这段可歌可泣的光辉历史传递下去。

此外,加拿大香港军团代表Larry Lau、关麟征将军之子关伯雄、韩梅村将军孙女韩丽、川军将领刘湘副官之子曹一凡、UBC学者刘静、王燕云、蒙特利尔华总会主席曹寿康等嘉宾,也分别从家族记忆、学术研究与个人感悟等角度,分享他们对抗战历史的理解与思考,使活动内容更具深度与层次。

**抗战影像纪实:历史画面再现民族坚韧

与研讨会同期举行的“抗日战争历史图片展”展出了主办方历时一年多收集整理的大量珍贵影像资料,其中不少为首次公开展出。展览以时间为轴、事件为纲,精选300余幅历史照片、档案图件和文字说明,内容涵盖正面战场、敌后战场、川军出川、国际援华、海外华人、南京大屠杀等多个专题,构建出一幅横跨中华大地与世界舞台的抗战全景。

照片中有正面战场将士冲锋陷阵的瞬间,有敌后根据地百姓坚持斗争的画面,有川军出川途中的艰难跋涉,也有海外侨胞筹款支援祖国的温暖身影。特别是在“南京大屠杀”专题展区,一张张记录日军暴行的图片与资料令人沉痛凝视,提醒观众不忘惨痛历史,守护和平正义。图片展还立体呈现战事演进脉络与民众生活场景,使观众仿佛置身当年烽火之中。

整场图片展全景式展现了东方主战场的历史画卷,让人深刻体会到战争的残酷与中国人民在苦难中展现出不屈不挠、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通过影像的力量,那些曾经埋藏于历史尘埃中的英雄事迹与民族记忆被重新唤醒,成为今日传承和平、凝聚民族认同的重要力量。

**仪式中的记忆传承,文化中的和平共识

活动现场,华人书法家李祥民以特制红墨挥毫写下“爱国团结”四字,表达对民族精神的崇敬,并将作品捐赠主办方以示纪念。

诗朗诵环节中,四位朗诵者带来原创作品《血色丰碑》,用深情激昂的声调再现抗战记忆。80年前的硝烟仿佛在字句中回荡,朗诵也仿佛是后人对英烈的一曲告慰。

系列活动还得到了多位企业家与社团代表的慷慨赞助与鼎力支持,包括水寿松、林华、王波、陈浩、郭晓峰、咸生林等亦亲临现场,他们在致辞中纷纷表达对主办方工作的肯定与对和平精神的认同。

组委会主席张俭在答谢致辞中深情表示,80年前的中国国弱民贫,但民族意志却从未屈服。这场来之不易的胜利,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伟大与中国人民的顽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是为了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场纪念活动不仅是对历史的追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精神的延续。通过家史讲述、影像展示与思想交流,凝聚了华人社区的集体记忆,也为和平的未来注入了坚实的人文力量。